中国旅游新闻网:江门休闲农业如何才能更“火”?
近年来,我市休闲农业快速发展。仅今年春节期间,我市便累计接待农业休闲和乡村旅游游客约320万人次。图为广东恩平香家堡梦幻花世界。 江门日报记者 周华东 司徒俊杰 摄
休闲农业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能充分开发利用农村资源,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是新常态下农村经济增长的潜力所在。前段时间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重点支持乡村休闲旅游养老等产业和农村三产融合发展。
作为广东农业大市,我市休闲农业发展一直走在全省前列。新会陈皮村、鹤山古劳水乡、台山中国农业公园、恩平花海欢乐世界……在这些侨乡农业休闲和乡村旅游景区,不仅有优美的田园风光,更有地道的特色菜肴、传统的农作活动,成为吸引游客魅力所在。今年春节期间,我市累计接待农业休闲和乡村旅游游客约320万人次,自驾游游客占比超过80%,农业旅游总收入近7.6亿元。
如今,火热的乡村旅游俨然成为侨乡春节旅游的一道靓丽风景,而这与我市近年来大力推动农业旅游产业密不可分。农业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近3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对农家乐、农业主题公园、美丽乡村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点的扶持,各级农业部门投入我市休闲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资金约1亿元,支持项目近300个,引入社会资金超30亿元。何为休闲农业?一些做得比较好的镇和企业有哪些经验?休闲农业到底该怎么做?未来发展方向在哪里?我们特邀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解读。
统筹/林育辉
打造“记得住乡愁”的新天地
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这是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所明确提出的,并将其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可见,“农业+旅游”已成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模式、新动能,也是江门建设现代农业强市中不可或缺的。其实,早在2015年出台的《江门市建设现代农业强市实施工作纲要(2015—2020年)》中,就已把农业旅游作为现代农业、全域旅游的重点产业来扶持,凸显了市委、市政府对农业旅游产业发展的关注和重视。
依托自然环境优美、农业资源丰富、农村人文底蕴深厚等优势,江门近年来持续推动农业农村旅游产业发展,建设了一批休闲农业景点和乡村旅游精品,田园风光旅游、森林公园旅游、滨海旅游、乡村旅游等百花齐放,为广大群众体验农家农耕乐趣、品味农业情调、感知民俗风情提供了丰富多彩的选择,打造了农业农村发展的新亮点和新增长点。从“农业+旅游”融合发展来看,近3年来全市各级农业部门投入休闲农业建设资金超1亿元,支持项目近300个,引入社会资金逾30亿元,推进农林牧渔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深度融合,加快建设具有侨乡文化特色的休闲农业示范区,打造了“农业+旅游”融合发展的新亮点。
目前,全市农业旅游进入全新的发展期,规模日益壮大,产业类型多样化,发展方式逐步转变,品牌建设持续推进,形成生产娱乐型、农业景观型、农业科技型、农家民俗型、综合发展型等多种开发结构形态,涌现了一批高水准的农业旅游示范项目,呈现一二三产业整合优化的良好发展势头。
譬如说,台山立足“广东第一田”,规划建设覆盖台山都斛、斗山等5镇、总面积800平方公里的乡村休闲和农业观光升级版——“中国农业公园”,活化提升了“桥圩、遗址、碉楼、古驿道”等31个元素,重点建成“海丝走廊”、“广海卫城”、“南湾渔港”、“浮月洋楼”等华侨文化展示群和集农业示范、农耕体验、科普教育、旅游休闲、温泉度假于一体的全国首个“禾海稻浪”主题园。再如,江门通过发挥农业农村特色资源,以及侨乡各类物质与非物质资源富集的独特优势,结合新农村连片整治工程,突出特色抓好名镇名村、幸福村居、美丽乡村等创建活动,培育了一批独具侨乡特质的新农村建设精品,重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建成一批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一产二产三产深度融合的特色村镇,打造“记得住乡愁”的新天地。
与此同时,我市还通过深度挖掘农业功能,探索了农业综合体新模式。通过“旅游+”、“生态+”、“田园+”等途径,结合园区农业、会展农业、循环农业、创意农业、设施农业、观赏农业等农业新业态,发展集产业培育、文化传承、品牌打造和观赏、游览、品尝、休闲、体验、购物等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目前,农业旅游产业发展趋势日益蓬勃。接下来,农业部门将继续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名镇名村建设,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同时,通过重点规划建设、引导、扶持,建成一批具有侨乡文化特色,具备现代服务功能,特色鲜明、错位经营的集田园风光展示、旅游休闲观光、农村生活体验、特色民俗接待为一体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钟国活 市农业局副局长;许伟强 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高级农艺师)
古劳全力打造“功夫水乡”
古劳镇位于鹤山市北部的西江河畔,与佛山市南海区隔江相望,水陆交通便利,是珠江三角洲较原始的“美丽水乡”。迷人的水乡风情和独特的水乡民俗,以及历史悠久的名人文化,是古劳镇开发乡村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和文化旅游的有利条件。
近年来,古劳镇整合了水乡旅游资源,并围绕打造“全球咏春文化原点、中国最美功夫水乡”的建设定位,以及鹤山市委、市政府“一城三中心”的发展战略,力求保护好水乡自然环境的同时,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全方位发展。
一方面,为打造“特色小镇”,我们逐步完善了水乡的旅游基础设施。按岭南水乡风格在水乡游客中心西南部的空地配套建设商铺,为游客提供购物、饮食、休闲娱乐、自行车租赁等便捷服务;同时改造绿地,铺设小桥、亲水平台,为游客提供一些休闲恬息的去处;此外,对现有的售票和候船大厅重新合理配置功能分区,并建造整个水乡的沙盘模型,完善相关软、硬件建设等。
另一方面,我们通过深入挖掘旅游资源,致力于打造独具水乡特色的精品旅游项目。以古劳现有水网为基础,在横海浪荷花世界开辟了一条亲荷线路。同时为让游客感受古劳特有的“小桥、流水、人家”水乡文化,还开辟了一条近90分钟船程的“大回环”游船线路。此外,依托古劳咏春文化,以本地咏春宗师故居为基点串联打造咏春宗师游览线路,大力推广咏春文化,并打造10条自然生态休闲骑行线路,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文链接:http://www.lvtu128.com/chain/zixun/2017/0328/24102.html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旅图资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邮箱724868242@qq.com。![]() |
心痛!“童话世界”九寨 |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 8月8日21时19分,四川阿坝州 [详细] |
![]() |
官方提示暂勿赴九寨沟地 |
中新网北京8月9日电(记者 李金磊)四川省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后,国家旅游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