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境 国内 城市 房产 娱乐 汽车 家居 科技 教育 财经 女性 健康 游戏 综合

今年煤价已下降超三成 煤企前三季度应收账款创历史新高

http://www.lvtu128.com    2015-11-20 16:10   新闻来源:光明网    

  今年煤价已下降超三成

  煤企前三季度应收账款3868亿元创历史新高

  ■本报记者 李春莲

  11月17日,《证券日报》记者从中国煤炭产业协会(以下简称中煤协)召开的2016年度全国煤炭交易会新闻宣布会上了解到,今年以来,动力煤价格下降已凌驾三成,目前煤炭价格已经跌回2004年末的程度。而煤企前三季度应收账款更是高达3868亿元,创历史新高。

  煤炭经济下行已连续了三年多。今年以来,供求矛盾愈加突出,价格下滑,效益下降,吃亏面扩大,煤炭经济运行形势越发严峻。

  中煤协暗示,煤炭财富的供求宽松场面没有改变,煤炭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正在抓紧研究产能退出机制,总的来说是要越发注重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法治步伐来化解产能过剩。

  煤炭存货超3亿吨

  按照国度统计局数据,前10个月全国煤炭产量30.45亿吨,同比减少1.14亿吨,下降3.6%,个中10月份产量3.17亿吨,同比减少385万吨,下降1.2%,降幅持续收窄,10月份降幅已比4月份收窄了6.2%。

  但煤炭消费明显下降,煤炭产量调控的压力依然很大。

  目前,煤炭库存连续处于高位。截至10月末,全社会存煤已连续46个月凌驾3亿吨。煤炭企业存煤1亿吨,比年初增加1383万吨,增长16%。重点发电企业存煤7424万吨,比年初减少2031万吨,下降21.5%,存煤可用28天。主要口岸存煤3873万吨,比年初减少870万吨,下降18.3%。

  今年以来,煤价大幅下滑。11月15日,秦皇岛港5500大卡市场动力煤平仓价360元/吨-370元/吨,比年初降低160元/吨,下降30.5%,对比2011年的高点(860元/吨)下降了58%。炼焦煤价格比年初下降约200元/吨。目前煤炭价格已经跌回2004年末的程度。

  与此同时,全国煤炭采选业牢固资产投资自2013年以来持续两年下降。今年前10个月投资3301亿元,同比下降16.5%,比采矿业投资降幅(-8.5%)多8个百分点。

  按照国度统计局数据,前三季度全国范围以上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85万亿元,同比下降14.4%;利润额287.2亿元,同比下降64.4%;吃亏企业吃亏额730.5亿元,同比增长32.9%。

  而煤炭协会统计的90家大型煤炭企业合计吃亏8.1亿元,而去年同期利润为450.2亿元。

  10月份,煤炭市场景气指数为-52.1,自去年年初以来连续22个月处于严寒区间,且景气状况仍在走低。

  正在研究产能退出机制

  中煤协暗示,当前,煤炭行业正处于扭亏脱困和转型成长的要害时期。在经济成长步入新常态和生态情况压力日益加剧的大配景下,煤炭需求总量和强度在此后一个时期将明显放缓。但从我国国情出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以煤为主的花样不会改变,煤炭消费在比例下降的同时还将保持较大的范围。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煤价不绝下跌,煤炭企业的资金愈加紧张。

  按照煤炭协会的数据,一是货款拖欠严重,截至9月末,企业应收账款为3868亿元,同比增加220亿元,为历史最高;二是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银行下调煤炭企业信用品级,惜贷、抽贷现象严重。

  “综合来看,全国煤炭市场仍将泛起供大于求的态势,煤炭经济运行下行压力仍然很大。”中煤协还暗示。

  中煤协副会长姜智敏向《证券日报》等媒体暗示,煤炭供过于求的压力还会增大。今年以来煤炭产量下降,有政策的感化,包罗对煤炭违法违规、超能力出产等问题的督查等,也有大型煤企按照市场环境的自我调解。但主要照旧由于市场的倒逼机制。

  “我们正在抓紧研究产能退出机制,总的来说是要越发注重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法治步伐来化解产能过剩。”姜智敏还暗示。

[责任编辑:平次]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篇文章:今年煤价已下降超三成 煤企前三季度应收账款创历史新高

  本文链接:http://www.lvtu128.com/roll/hy/2015/1120/1540.html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旅图资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邮箱724868242@qq.com。

  • 热点新闻
  • 推荐阅读
    新闻图集
    猜你喜欢
    2016 厦门路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声明:本网部分信息转载于其他网站,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72小时内与旅图新闻网联系 客服QQ:724868242
    闽ICP备160208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