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境 国内 城市 房产 娱乐 汽车 家居 科技 教育 财经 女性 健康 游戏 综合

旅游业要做山西转型新引擎新支柱

http://www.lvtu128.com    2017-02-23 09:44   新闻来源:网易    

    市场化运作。坚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理顺管理体制,理顺经营机制,引进一批战略合作者,培育一批经营主体,搭建一批旅游投融资平台,按照市场化、公司化、专业化要求,打造山西旅游龙头企业,引领带动全省旅游产业发展;
    省委书记骆惠宁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要深入挖掘“地上”资源,高起点大手笔谋划文化旅游产业,在创新体制机制、重大项目开发上实现新突破,使文化旅游产业成为转型的新引擎新支柱,将我省打造成富有特色和魅力的文化旅游强省;

2017年山西旅游怎么干——努力实现产业提档升级,力争实现总收入4756.77亿元
    2016年11月24日,省委、省政府决定,将省旅游局更名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并列入政府组成部门……

    “当前,无论是置身于国家大背景下还是立足于我省综改转型、振兴崛起的现实要求,旅游业都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同时,由于我省过去多年的煤炭依赖,服务业特别是旅游业基础薄弱、发展艰难,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准确把握,努力开创全省旅游工作新局面。”山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盛佃清说。
    到2020年,力争旅游经济总收入、人均出游率、旅游就业三项主要指标实现“三个翻一番”。
    从我省的情况看,盛佃清认为,我省的旅游资源优势首先是优美的山水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为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其次是日趋完善的基础设施为文化旅游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第三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基础。5A级景区达到6家,2月16日国家旅游局网站又对雁门关创建5A级景区进行了公示。3家旅行社进入全国百强,四星级以上饭店80家。
    省长楼阳生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着力破解体制机制障碍,以“旅游+”为思路,积极发展全域旅游,实施大项目建设、大企业运作,努力实现旅游产业提档升级,把山西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2017年山西旅游怎么看——把握机遇 趁势而上
    “加快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将我省打造成富有特色和魅力的文化旅游强省……”指明新方向,定位新目标。在新发展开局之年的全省旅游部门,正在为谱写山西旅游转型升级这篇大文章不懈努力。

    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测算,2017年全国旅游总收入将超过5万亿元,国内旅游人数要达到48亿人次。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加凸显、更加重要。
    

编者按
    在2月21日召开的2017全省旅游发展工作会议上,盛佃清从不同层面分析了当前山西旅游发展的长板。他认为,近两年,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文件中有62个涉及旅游工作,国家旅游局又与相关部委联合发布了19个旅游专题政策文件。国务院前不久印发的《“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第一次把旅游业纳入国家专项规划,对于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推动旅游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全国31个省区市都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加以优先发展,有20个省区市成立了旅游发展委员会。国家旅游局更是注重顶层设计,积极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定跨省区市旅游发展规划,建立区域旅游促进推广联盟,加大对地方特别是中西部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不断推进现代旅游治理机制建设。这一系列政策和举措,无疑会推动各地发展旅游业热情空前高涨、力度明显加大、措施明显加强。
    全域化引领。要坚持把全省作为一个大整体来谋划布局,作为一个大景区来经营美化。省、市、县三级规划协调、资源互动、工作联动,实现旅游产品全域优化、旅游线路全域统筹、旅游品牌全域整合、旅游市场全域营销的发展氛围;
    国际化标准。坚持用国际化理念引领旅游业发展,用国际一流的标准和要求打造旅游产品、培育旅游市场、推进旅游服务、培育旅游企业,塑造旅游综合环境。

2017年山西旅游怎么办——补上短板,坚持“五大原则”
    项目化建设。深入挖掘地上资源,高起点、大手笔包装、策划旅游项目,积极开展招商引资,着力推进旅融对接,加大项目投资力度,提升项目建设规模,推动旅游产业集聚发展、提档升级;
    打赢旅游景区景点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攻坚战,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2017年上半年,省旅发委将针对五台山、云冈石窟、平遥古城、雁门关、晋祠等20家左右规模体量大、改革任务重的景区景点,建立省级督办制度,进行挂牌督办。同时也重点组织国内旅游投资公司、管理公司、专家大腕等进行点对点对接合作,提供重点服务,实现重点突破,以此来带动全省景区景点体制机制改革走向深入、取得实效;培育市场主体,狠抓项目建设,迅速壮大文化旅游产业规模。加快我省大型文化旅游企业集团的品牌化、资本化运营进度,整合全省现有的国有文化旅游资源,打造省级文旅集团,成为全省文化旅游投融资大平台;构建“旅游+”工作新机制,大力推动全域旅游发展,以文旅融合发展为重点加快推进“旅游+”;重视包装产品、创新方式、精准营销,助推全省美好形象的塑造;加强旅游基础建设,提升旅游便利化水平,以更好适应游客多样化、品质化需求;按照“安、顺、诚、特、需、愉”六字要求,坚持标本兼治,加强旅游市场综合监管,加强旅游诚信体系建设,守住旅游安全底线,营造更好的旅游环境和氛围;发挥综合部门优势,构建大旅游工作格局。力争2017年入境旅游接待93.95万人次,同比增长4.5%;国内旅游接待4.92亿人次,同比增长11%;实现旅游总收入4756.77亿元,同比增长12%。

    深化旅游景区景点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以“旅游+”为手段,促进全省旅游业改革创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实施大项目建设、大企业运作,不断开辟全省旅游产业发展新境界。对此,“掌舵人”山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盛佃清早已胸有成竹描绘出了2017年发展的“路线图”。

    融合化发展。以“旅游+”、“+旅游”为主要抓手,建立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联动机制,加强旅游与相关产业的资源性融合、生产性融合和服务性融合,加快培育旅游新业态;

    “特别是省委、省政府对文化旅游业高度重视,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进行培育,两年来密集出台了6个推动文化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2017年省旅发委收到省人大代表建议、省政协委员提案分别为26件、45件。”盛佃清表示,当前全省上下正全力推进旅游景区景点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旅游市场主体活力不断释放,我们要把握机遇,趁势而上,努力加快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
    2017年山西旅游业怎么办?我省旅游部门将积极顺应消费大众化、需求品质化、发展全域化、产业现代化、竞争国际化的现代旅游业发展新趋势,重点坚持五大基本原则:

图为在今年春节期间,年味十足的平遥古城游人如织。

    近几年,我省文化旅游业发展较快,也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发展水平与资源禀赋极不相称。旅游业在全省经济格局中处于边缘地位的状态没有改变,在全国处于中下游发展水平的位置没有改变,旅游行业单打独斗没有形成多部门合力的工作格局没有改变。
    盛佃清认为,我省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即发展理念滞后、重视程度不够、体制机制不活、公共服务欠缺、人才队伍匮乏等短板。坚定不移地走创新转型之路,攻坚克难。这是今后全省旅游业工作中部门的一项新任务、新使命,更是需要努力补上的短板。
    一系列的指示和举措足以看出省委、省政府对旅游工作的高度重视,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以文化旅游业为突破口,坚定转型升级的信心和决心。那么,在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旅游、聚焦旅游的时刻,2017年,我省旅游部门将会以怎样全新的角色定位,围绕加快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这一大课题,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2月21日,记者在2017全省旅游发展工作会议上找到了答案。

[责任编辑:高协]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篇文章:旅游业要做山西转型新引擎新支柱

  本文链接:http://www.lvtu128.com/roll/hy/2017/0223/19016.html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旅图资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邮箱724868242@qq.com。

  • 热点新闻
  • 推荐阅读
    新闻图集
    猜你喜欢
    2016 厦门路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声明:本网部分信息转载于其他网站,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72小时内与旅图新闻网联系 客服QQ:724868242
    闽ICP备160208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