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乡村旅游品牌提升的新动力
乡村旅游创客群体更易于长期扎根于乡村,凭借浓郁的乡土情结和拼搏创新精神来深入调研定位不同乡村的地缘文脉,自下而上推动具备地区基因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创新和提升,推动乡村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陈芸
乡村旅游作为旅游精准扶贫的有力举措,在“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被多次提及。“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坚持个性化、特色化、市场化发展方向,加大乡村旅游规划指导、市场推广和人才培训力度,促进乡村旅游健康发展”。其中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实施乡村旅游创客行动计划,支持旅游志愿者、艺术和科技工作者驻村帮扶、创业就业”。
乡村旅游创客是指具有创新和自主创业理念、愿意投身乡村旅游的创业或实践活动的人员,包括毕业返乡大学生、返乡农民工、退伍士兵、建筑师、艺术家、科技人员等专业技术人才及当地居民等。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下,乡村旅游创客是整合民间力量,汇聚八方智慧的主力军和智囊团。相较于大型旅游企业、互联网企业、房地产企业等更倾向于在经济发达地区和景区进行战略投资布局,乡村旅游创客群体更易于长期扎根于乡村,凭借浓郁的乡土情结和拼搏创新精神来深入调研定位不同乡村的地缘文脉,自下而上推动具备地区基因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创新和提升,推动乡村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家旅游局开展的“百村万人乡村旅游创客行动”提出,将在2015年至2017年三年内建立百个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组织引导万名创客投身乡村旅游发展,这些对于乡村旅游品牌建设提升是一个难得的契机,有助于创新乡村旅游品牌、协调乡村产业发展、塑造绿色生态景观、开放信息技术平台、实现多方利益共享。乡村旅游创客驱动乡村旅游品牌提升有几个关键环节需要把握。
一、融合多业共生创新,驱动产业协同发展
多业共生理念在乡村旅游实践中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传统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有效结合,促进了“前店后园”的资源循环利用和产业链的延伸,采摘、垂钓、农耕、饲养等农旅结合新业态大大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也进一步丰富了乡村旅游活动。而“十三五”时期的乡村旅游创客领域将更为广泛,“旅游+”模式具有更鲜明的时代特征。
首先为乡村旅游+互联网。乡村旅游与互联网的结合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整合信息资源,革新营销方式。可以通过乡村创客电商建立线上乡村旅游商品体验店,以最低直销价来宣传售卖特色旅游纪念品和农副土特旅游商品,保证成本控制和新鲜运输。可以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推送个性化产品信息,开展纪念品和农副土特商品的微商团购等动态体验互动营销。可以整合民宿、交通、线路、风光、餐饮等一站式信息,提供实时在线查询和在线交易渠道,利用大数据挖掘技术,收集和分析客户搜索、浏览、预订、支付、评价等乡村旅游决策行为特征,精准定位目标客户,建立顾客关系数据库,实施卓有成效的广告投放和传播,提供智能营销方案。
其次为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乡村旅游创客可以通过深度挖掘乡村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设计以“乡愁味道”“乡思记忆”“乡恋感悟”为主题的民俗文化表演、传统文化学习、经典文化体验、文化商品设计等主题项目,推出民谣弹唱、武术校场、古筝琴房、茶香品茗、鸟语花香、VR虚拟溯古、故乡味道、创匠工坊、农事体验、田园归隐、文化集市、艺术公园、乡野书屋、迷你国学馆、复古咖啡店等一系列富有时代特色的文化创意体验创客项目。同时要更关注居民和游客的情感交流和主客交往,让游客和主人同吃同住,游客感受原汁原味的纯正乡村生活方式,形成品牌共鸣和品牌信任。
再者为乡村旅游+养生养老。可以在空气清新、气候宜人、环境优美、受污染较少的乡村小镇推出“清新清肺养生之旅”主题创客项目和线路,融合养生厨房、养生药膳、养生医疗、养生温泉、养生禅修、养生辟谷等项目;推出养生步道、乡村骑行、山野溯幽等健身项目,注入体育健身养生理念。在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下,可以为老年人银发群体推出集观鱼、品茗、聊天、理疗于一体的康疗老年会所公寓,完善医疗设施设备,配备专业医疗人员,吸引候鸟老人养老休闲,打造“养老福地”的乡村品牌美誉。
最后为乡村旅游+教育。根据中小学生的特点和教育教学需要,可以推出一批以乡情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为特色的乡村创客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包括传统文化礼仪讲堂、乡情教育夏令营基地、科技修学旅游、生态保护研学旅游等内容,通过自然教育、文化体验、团队拓展等课程来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可以为大学生或留学生群体提供红色乡土爱国之旅、寻根之旅、中国传统研学之旅等品牌项目。
二、调整优势产业集群,促进规模经济发展
对特色小城镇能用于乡村旅游创客项目开发的农林牧副渔等优质或闲置资源进行普查和梳理,确定资源富集区和优势区,明晰资源使用权和所有权,择址统一规划建立创业创新园区、众创众包空间、创新工厂、创新工坊、青年创客孵化基地、音乐书画创客艺术小镇等示范区,培育产业集群和产业融合先导区。完善全域硬件设施配备,加强乡村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如旅游厕所、乡村旅游公路、乡村旅游导览系统、旅游集散中心、停车场、医疗急救中心、无线网络的建设。通过政府引导、政策咨询、跟踪指导、风险评估、定点观测、宣传引导等手段来引导创客示范区的集群规模化发展。
三、实现共享经济驱动,满足利益群体诉求
推出乡野精品酒店、乡村特色
民宿、休闲农庄农场等分时度假创客项目,推动共享经济发展,盘活闲置资源。引导鼓励当地居民参与政策制定、项目开发、产品设计,提供就业岗位,分享就业福利,防止飞地效应。构建创客间交流和共享平台,充分发挥各利益群体的作用,吸取反馈意见方便交流和分享。建立乡村创客众筹众包平台,一是用于发布各种营利性项目如乡村手绘旅游攻略、民俗纪念品、故乡记忆美食、民族元素服装饰品开发的资金和创意筹集;二是用于发布公益性项目筹融资信息,如古村落保护计划、传统技艺传承计划等,切实为利益相关主体谋福利,激发其积极性。
四、加强创客团队培育,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通过创业导师训练营、创业咨询辅导、新型乡村旅游职业创客计划、创客微课堂等方式来加强对创客的培训和教育,加强企业和高校的对接帮扶计划,邀请创业导师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来开展课堂教学及慕课远程学习,持续提升乡村旅游创客的运营、营销、管理、信息技术和外语等软实力。举办创客提案大赛、创客圆桌论坛、创客集市、创业风险评估论坛、创客沙龙、创客实训基地、创客百家讲坛等,鼓励创客达人的经验分享和互帮互助。鼓励通过承包、租赁、入股、合作等多种形式,组建乡村旅游创客合作社、乡村旅游创客联盟、乡村旅游创客集团等新型团队。加大对创客个人和团队的扶持力度,政府牵头成立创客服务中心,建立创客绿色通道,简化行政手续,通过创业创新基金、财政补贴、融资担保、小微信贷支持、专项优惠、定向减税降费等金融支持方式解决创客融资难题,从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为创客队伍提供保障。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篇文章:创客:乡村旅游品牌提升的新动力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旅图资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邮箱724868242@qq.com。![]() |
新加坡滨海湾金沙—新加 |
新加坡,又被世人称之为狮城,这个国家面积仅有719平方公里,没有省市县镇 [详细] |
![]() |
百年时光 以“姓”为证 |
随着经济水平的稳步增长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我们所处的社会正经历着日新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