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领跑者的姿态打造避暑旅游产业“绿色新引擎” 长春日报2017年
漫长的寒冬、洁白的冰雪……曾经的“苦寒”在关闭部分传统产业大门的同时,也悄然打开了冰雪旅游这一“绿色产业”之窗,而当冰雪旅游“火热”寒冬的时候,长春市已将视角转向“清凉资源”,认真谋划如何抢滩“避暑旅游”。
冰雪尚未消融,在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指引下,长春市率先行动起来,副市长贾丽娜带领市旅游局一班人调研、摸底、取经,谋品牌、引资金、闯市场……高站位、全方位谋划避暑旅游产业发展。正如市旅游局局长曲笑所言,“我们要乘市委、市政府出台冰雪和避暑旅游产业政策的大势,高标准做好避暑旅游产业的整体规划,特别是突出产业链的延伸、产品的开发、线路的组合和品牌的营销,打造休闲旅游精品,做好消夏避暑大文章。”
电影城、汽车城、森林城、雕塑城、科教文化城……这些跳跃的文化符号,正被串联成特色十足的品牌线路,在即将到来的“如火”夏季,带给游人别样的“清凉”。
去年“逆势上扬”的旅游数据令长春颇感欣慰。据市旅游局统计数据显示,我市去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340.8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接待国内外游客6699.48万人次,同比增长17%。
有人说:长春旅游是“双色球”——白色和绿色。
回望“白色”,冰雪产业在长春强劲崛起、如花绽放,冰雪旅游综合收入更是节节攀升,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新亮点。以春节黄金周为例,我市旅游市场再次“火热”,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03.29万人次,同比增长20.63%,占全省37.77%;实现假日旅游总收入46.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27%,占全省47.92%。
放眼“绿色”,我市多个“第一”令人瞩目:全国第一个举办以消夏避暑为主题节庆活动的城市、全国第一个出台避暑旅游产业政策的城市、东北地区第一个获得“中国最佳避暑旅游城市”称号的城市……长春正在努力改变“冬强夏弱”的结构特征,加快实现从冰雪旅游“一枝独秀”到“两季繁荣、四季发展”的转变。据统计,去年6月至9月夏季期间,我市接待国内外游客2079.71万人次,同比增长17.82%,占全年总接待量的31.04%;实现收入381.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76%,占全年总收入的28.49%。
站在新的起点上,长春旅游业以走向全国看长春、放眼世界看长春的气势,对标高位、创新发展,着力推进旅游体制机制改革升级,推进产品供给提档升级,推进品牌营销创新升级,推进旅游服务优化升级,推进市场监管规范升级,守护好“绿水青山”的生态文明富矿,使“长春避暑季”既有“看点”,更有“卖点”,真正把“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曲笑表示,未来五年,全市旅游战线将全力打好“优势牌”“特色牌”“融合牌”,发挥文化对旅游“点睛”作用,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使旅游产业成为拉动全省旅游产业和全市服务业增长的“双先锋”“双排头”,努力将长春市打造成长吉图旅游产业带核心城市、东北地区旅游枢纽城市、东北亚区域重要旅游目的地城市。
长春消夏节:催热避暑旅游产业化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曾这样评价长春:凉爽的长春,已成为老百姓心目中的避暑胜地!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独特的北方人文风貌,使长春在众多避暑城市中独具特色,对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都充满了吸引力。
长春地处东北亚的中心,四季分明,气侯条件优越,城区绿化覆盖率高、空气质量优良率高。夏季无酷热是长春最大的气候特点,即使在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也只有22.7℃至23.2℃,凉爽成为长春不可多得的避暑资源。清爽的天然资源、优美的城市环境、浓郁的地域文化、豁达淳朴的民俗风情,使长春成为人们避暑度假的好去处。
以前提起长春,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老工业基地等。现在提起长春,人们想到的更多是避暑、清爽、冰雪等旅游品牌,更多是消夏节、啤酒节、净月潭森林马拉松赛等旅游资源。尤其是以“休闲消夏、清爽长春”为主题的长春消夏节旅游品牌日渐响亮,成为与以“激情冰雪、魅力长春”为主题的长春冰雪节相对应的又一张旅游金字招牌。
在享受珍贵自然资源的同时,长春始终在思考如何将自然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产业资源。
将凉爽变为资源,长春是全国首个举办消夏节的城市
到长春消夏避暑,人们都会熟悉一个名字——长春消夏节,这是长春将气候转化为资源的一次全新尝试,在全国尚属首次。
从2007年到2016年,长春消夏节不断成长壮大,从“相聚清爽长春、放飞夏日梦想”到“清新凉爽、美丽长春”,再到“休闲消夏、清爽长春”,长春消夏节的主题始终围绕着“休闲”这个大主题来做文章,而这恰恰迎合了休闲时代的要求。
长春消夏节,可以说是长春夏季文化、体育、商贸、会展、旅游、时尚、休闲活动的总和。在历届消夏节的策划过程中,我市更加注重突出民生概念、“大消夏”概念,除了旅游活动外,消夏节的系列活动中涵盖了一系列与市民密切相关的文化时尚、生态休闲、体育健身、经贸会展等活动。借助消夏节这个载体,整合长春夏季休闲旅游的各种资源,使展会整体活动和谐统一、单个活动各具特色。消夏节将长春夏日活动贯穿起来,实现从“小消夏”到“大消夏”的转变。
各种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时尚、生态休闲、体育健身、民间赛事等活动都在“消夏”大品牌的指引下广泛开展起来,以长春消夏节为纽带,长春整个夏季的活动做到了和谐统一,在全市形成此起彼伏、遍地开花的火热氛围。
消夏节丰富多彩的活动安排,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成为长春百姓和广大游客的节日,每年长春消夏节期间,参与活动的市民及游客都在1000万人次以上。
凭借“旅游+”,推动消夏旅游产品由观光为主向观光、休闲、度假复合发展转变,形成一条“泛旅游”产业链,将一篇“大消夏”文章做得风生水起
“旅游+休闲度假”,泡泡屋、房车、民宿、度假村等一批旅游新业态在长春兴起。
“旅游+购物”,长春有了东北首家川渝文化体验旅游商街——“巴蜀映巷”。
“旅游+文化”,深度开发我市新中国汽车、电影、航空、科教文化以及警示文化、历史民俗文化、生态文化、乡村文化等城市特色文化旅游产品,积极培育汽车工业、电影文化、航空科教、伪满遗迹、生态冰雪、休闲消夏、温泉养生、历史遗迹、民族民俗、乡村体验“十大旅游品牌”。
“旅游+体育”,中国热气球精英赛、国内顶级的航模表演、越野徒步赛、户外露营、森林徒步、高尔夫对抗赛、攀岩蹦极等体育健身旅游产品一一亮相,使百姓一年四季皆有国际级户外运动参与,极大地带动了徒步、跑步运动在长春的普及,也培养了一支庞大的“徒步大军”。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旅图资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邮箱724868242@qq.com。![]() |
新加坡滨海湾金沙—新加 |
新加坡,又被世人称之为狮城,这个国家面积仅有719平方公里,没有省市县镇 [详细] |
![]() |
百年时光 以“姓”为证 |
随着经济水平的稳步增长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我们所处的社会正经历着日新
[详细]
|